第一个字和第三个字一样的成语(3)

乐山乐水——乐:喜爱,爱好。有人喜爱山,有人喜爱水。比喻各人的爱好不同。

一板一眼——比喻言语、行动有条理或合规矩。有时也比喻做事死板,不懂得灵活掌握。

一棒一条痕——比喻做事扎实。

一步一个脚印——比喻做事踏实。

一步一鬼——走一步路就好象碰到一个鬼。形容遇事多疑。

一草一木——比喻极微小的东西。

一长一短——形容说话絮叨。

一唱一和——一个先唱,一个随声应和。原形容两人感情相通。现也比喻二人互相配合,互相呼应。

一成一旅——成:古时以方圆十里为一成;旅:古时以兵士五百人为一旅。形容地窄人少,力量单薄。

一箪一瓢——一箪食物,一瓢饮料。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。

一德一心——德:心意。大家一条心,为一个共同目标而努力。

一举一动——指人的每一个动作。

一鳞一爪——原指龙在云中,东露一鳞,西露半爪,看不到它的全貌。比喻零星片段的事物。

一龙一蛇——比喻人的处藏或出或处,或显或隐,随着情况的不同而变更。

一龙一猪——一是龙,一是猪。比喻同时的两个人,高下判别极大。

一模一样——样子完全相同。

一喷一醒——原指斗鸡用水喷,使之清醒后再斗。后比喻推动督促。

一颦一笑——颦:皱眉。指忧和喜的表情。

一琴一鹤——原指宋朝赵抃去四川做官,随身携带的东西仅有一张琴和一只鹤。形容行装简少,也比喻为官清廉。

一丘一壑——丘:土山;壑:山沟。原指隐者所居之地。后多用以指寄情山水。

一觞一咏——觞:古代盛酒器,借指饮酒;咏:吟诗。旧指文人喝酒吟诗的聚会。

一生一世——一辈子。

一手一足——一个人的手足。指单薄的力量。

一丝一毫——丝、毫:十丝为一毫,十毫为一厘。一点点儿,极小或极少。

一五一十——五、十:计数单位。五个十个地将数目点清。比喻叙述从头到尾,源源本本,没有遗漏。也形容查点数目。

一心一德——大家一条心,为一个共同目标而努力。

一心一计——一心一意。

一心一意——只有一个心眼儿,没有别的考虑。

一薰一莸——薰:香草,比喻善类;莸:臭草,比喻恶物。薰莸混在一起,只闻到臭闻不到香。比喻善常被恶所掩盖。

一言一行——每句话,每个行动。

一吟一咏——指吟诗作赋。

一饮一啄——饮:喝水;啄:鸟类吃食。原指鸟类要吃就吃,想喝就喝,生活自由自在。后也指人的饮食。

一张一弛——意思是宽严相结合,是文王武王治理国家的方法。现用来比喻生活的松紧和工作的劳逸要合理安排。

一朝一夕——朝:早晨;夕:晚上。一个早晨或一个晚上。形容很短的时间。

一针一线——比喻极微小的东西。

一字一板——形容说话从容清楚。

一字一珠——一个字就象一颗珍珠。形容歌声婉转圆润。也比喻文章优美,辞藻华丽。

遗老遗少——遗老:旧称前朝的旧臣;遗少:留恋旧时代的少年。改朝换代后仍效忠前朝的老人和青年。也泛指留恋过去、思想顽固陈旧的人。

疑神疑鬼——这也怀疑,那也怀疑。形容非常多疑。

宜家宜室——形容家庭和顺,夫妻和睦。

宜室宜家——形容家庭和顺,夫妻和睦。

倚门倚闾——闾:古代里巷的门。形容父母盼望子女归来的迫切心情。

溢美溢恶——溢:水满外流,引伸为过度。过分夸奖,过分指责。

亦步亦趋——原意是说,你慢走我也慢走,你快走我也快走,你跑我也跑。比喻由于缺乏主张,或为了讨好,事事模仿或追随别人。

亦庄亦谐——形容既严肃又风趣。

庸言庸行——指平平常常的言行。

永生永世——永远。

忧国忧民——为国家的前途和人民的命运而担忧。

有板有眼——比喻言语行动有条理、有步调。

有棱有角——比喻为人方正。也形容脸色严峻。

有钱有势——既有钱财,又有势力。

有声有色——形容说话或表演精彩生动。

有始有终——有开头也有收尾。指做事能坚持到底。

有条有理——形容层次、脉络清楚。

有头有脸——有面子;头面人物。

有头有尾——有开头,有结尾。指做事能坚持到底。

有血有肉——比喻富有生命的活力和内容。多用来形容文艺作品中人物形象生动。

愚夫愚妇——旧时称平民百姓。

予取予求——予:我。原指从我这里取,从我这里求(财物)。后指任意索取。

允文允武——形容能文能武。

杂七杂八——形容东西非常混杂,或事情非常杂乱。

载沉载浮——在水中上下沉浮。

载歌载舞——边唱歌,边跳舞。形容尽情欢乐。

载笑载言——边笑边说话。

再接再厉——接:接战;厉:磨快,引伸为奋勉,努力。指公鸡相斗,每次交锋以前先磨一下嘴。比喻继续努力,再加一把劲。

再三再四——重复好几次。

贼头贼脑——形容举动偷偷摸摸,不光明正大。

知彼知己——原意是如果对敌我双方的情况都能了解透彻,打起仗来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。泛指对双方情况都很了解。

知己知彼——原意是如果对敌我双方的情况都能了解透彻,打起仗来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。泛指对双方情况都很了解。

知人知面不知心——旧时俗语。指认识一个人容易,但要了解一个人的内心却很困难。

至大至刚——至:最,极。极其正大、刚强。

至圣至明——至:极。最神圣最贤明。旧时用以称颂帝王。

陟岵陟屺——陟:登、升;岵:有草木的山;屺:无草木的山。指久居在外的人想念父母。

众好众恶——众人喜爱或众人厌恶。

祝哽祝噎——祝:祷祝;哽、噎:食物堵住食道。古代帝王敬老、养老的表示:请年老致仕者饮酒吃饭,设置专人祷祝他们不哽不噎。

捉贼捉赃——比喻处理是非的事,要以事实为根据。

濯足濯缨——水清就洗帽带,水浊就洗脚。后比喻人的好坏都是由自己决定。

自暴自弃——暴:糟蹋、损害;弃:鄙弃。自己瞧不起自己,甘于落后或堕落。

自吹自擂——擂:打鼓。自己吹喇叭,自己打鼓。比喻自我吹嘘。

自高自大——自以为了不起。

自给自足——给:供给。依靠自己的生产,满足自己的需要。

自觉自愿——自己觉悟而愿意。

自卖自夸——夸:夸赞。自己卖的东西自己夸好。比喻为自己吹嘘。

自轻自贱——贱:藐视。自己看不起自己。多指自己降低身份。

自生自灭——自然地发生,生长,又自然地消灭。形容自然发展,无人过问。

自始自终——从开始到末了。表示一贯到底。

自私自利——私心很重,只为个人利益打算。

自言自语——自己一个人低声嘀咕。

自业自得——业:造作;得:获得,取得。佛家语,指自作自受。

自由自在——形容没有约束,十分安闲随意。

自怨自艾——怨:怨恨,悔恨;艾:割草,比喻改正错误。原意是悔恨自己的错误,自己改正。现在只指悔恨自己的错误。

自作自受——自己做了蠢事坏事,自己倒霉。

足食足兵——食:粮食;兵:武器。粮食充足,武备修整。

作好作歹——比喻用各种理由或方式反复劝说。

作威作福——原意是只有君王才能独揽权威,行赏行罚。后泛指凭借职位,滥用权力。

做张做势——装模作样,故意做出一种姿态。

阿狗阿猫——旧时人们常用的小名。引申为任何轻贱的,不值得重视的人或著作。

阿姑阿翁——阿:名词的前缀。姑:丈夫的母亲。翁:丈夫的父亲。指公公婆婆。

阿家阿翁——阿:名词的前缀。家:通“姑”,丈夫的母亲。翁:丈夫的父亲。指公公婆婆。

阿猫阿狗——旧时人们常用的小名。引申为任何轻贱的,不值得重视的人或著作。

挨门挨户——挨:按照顺序。按照住户的顺序一家也不漏。同“挨门逐户”。

碍足碍手——碍:阻碍。妨碍别人做事。同“碍手碍脚”。

詀言詀语——花言巧语,胡说八道。

百战百败——指每战必败。

百中百发——中:射中目标。发:发射。形容射箭、投掷或射击准确,每次都命中目标。也比喻做事有充分把握,从不落空。同“百发百中”。

百举百捷——做一百件事,成功一百件。指办事万无一失。同“百举百全”。

百顺百依——形容什么都顺从。同“百依百随”。

百下百全——犹言百发百中,万无一失。

百下百着——犹言百发百中,万无一失。同“百下百全”。

百依百从——百:比喻很多;依:顺从;从:跟从。什么都依从。形容一味顺从。

百依百随——形容什么都顺从。

半间半界——①不彻底,不深透。②不明确。③犹言不上不下。④谓平庸。

半梦半醒——指睡眠尚未清醒。

半上半下——指两可之间。

半生半熟——没有完全成熟或未烹煮至可食用的程度。比喻不熟悉;不熟练。

半丝半缕——缕:线。半根丝,半缕线。形容数量少,价值极其微小的东西。

半死半生——①未全死。②比喻无意义、无生气的苟且的生活。

半吐半露——形容说话含糊不清,不直截了当。

半文半白——文言和白话夹杂。亦作“半文不白”。

半饥半饱——指不求甚饱或吃不饱饭。

半新半旧——指不新不旧。

半疑半信——有点怀疑,又有点相信。表示对真假是非不能肯定。

半真半假——一半真情,一半假意。不是完全真实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