形容意见的成语_描写意见的成语(9)

兴师问罪——发动军队,声讨对方罪过。也指大闹意见,集合一伙人去上门责问。

虚怀若谷——虚:谦虚;谷:山谷。胸怀象山谷一样深广。形容十分谦虚,能容纳别人的意见。

虚己受人——虚心接受他人的意见。

虚己以听——形容接受意见的态度诚恳。

宣之使言——宣:放,开导。引导人民,使他们敢于发表意见。

悬鞀建铎——指听取臣民意见。

悬鞀设铎——悬:吊挂;鞀:鼗鼓,拨浪鼓;铎:大铃。吊起鼗鼓,设置铃铎。指听取臣民的意见。

悬鼗建铎——鼗,俗称“拨浪鼓”。指听取臣民意见。

询谋佥同——指咨询和商议的意见都一致。

询迁询谋——指国家的安危、国都的迁徙、国君的拥立,都要征求人民的意见。

询于刍荛——询:问;刍荛:割草打柴的人,借指地位低微的人。指向普通老百姓了解情况,征求意见。

言人人殊——殊:不同。说的话个个不同。指各人有各人的意见。

言者无罪——指提意见的人只要是善意的,即使提得不正确,也是无罪的。

言者无罪,闻者足戒——指提意见的人只要是善意的,即使提得不正确,也是无罪的。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提的缺点错误,也值得引以为戒。

厌塞众议——厌塞:压制、抑制。压制各种意见。

尧鼓舜木——尧、舜:古代传说中的两位贤君;鼓:谏鼓;木:箴木。尧门旁设谏鼓,舜门外置箴木。形容君主贤明,能随时接受意见,听取忠告。

一不扭众——一个人难违反众人的意见。

一不拗众——一个人难违反众人的意见。

一己之见——指一个人的意见。

一指蔽目——蔽:遮挡。一个指头遮住自己的眼睛,就什么也看不见了。比喻拒绝接受别人的意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