形容虽然的成语_描写虽然的成语(8)

一致百虑——一致:趋向相同;百虑:各种考虑。趋向虽然相同,却有各种考虑。儒家指虑虽种种,理归于一。

异姓骨肉——骨肉:血缘关系相同的人。虽然不同姓但像骨肉兄弟一样亲近。

意意似似——指说话犹豫、支吾,虽然说了一点但又不知所云

意意思思——指说话犹豫、支吾,虽然说了一点但又不知所云。

鹰化为鸠,犹憎其眼——鸠:鸽子一类的鸟;憎:憎恨。即使老鹰变成了鸠鸟,众鸟仍然讨厌其眼睛。比喻外表虽然有所改变,但改变不了其凶恶本性。

勇而无谋——谋:计谋。虽然勇敢,但没有智谋。

有口莫辩——虽然有嘴却不能分辨。指有冤难伸,或内情曲折复杂,难以说清楚。

有口难辩——虽然有口,却难以分辩清楚。常指含冤受屈但又无处申诉。

有口难分——分:分辩。虽然有嘴却难以分辩清楚。形容无法分辩清楚。

有口难言——言:说。虽然有嘴,但话难以说出口。指有话不便说或不敢说。

有目如盲——虽然有眼睛却和瞎子一样。指对事物的识别能力差。

于安思危——于:处于;思:想。虽然处在平安的环境里,也想到有出现危险的可能。指随时有应付意外事件的思想准备。

余波未平——指某一事件虽然结束了,可是留下的影响还在起作用。

语焉不详——指虽然提到了,但说得不详细。

缊袍不耻——缊袍:以乱麻、乱棉絮成的袍子,指古代贫者之衣;耻:丢脸。虽然穿得很破,而不认为丢脸。形容人穷志不穷。

择焉不精——精:精华。虽然经过选择,但却不是精华。

知白守黑——守:保持。意思是对是非黑白,虽然明白,还当保持暗昧,如无所见。这是道家的消极处世态度。

知白守辱——守:保持。意思是对是非黑白,虽然明白,还当保持暗昧,如无所见。这是道家的消极处世态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