带有鼓字的成语(3)

包含有“鼓”字的全部成语及解释:

鼓唇摇舌——耍嘴皮,嚼舌头。形容耍弄嘴皮进行挑拨煽动。

鼓吹喧阗——形容音乐演奏的声音嘈杂热闹。

鼓眼努睛——眼睛张大、凸起的样子。指使眼色。

鼓舞欢欣——形容高兴而振奋。同“欢欣鼓舞”。

鼓舞欢忻——形容高兴而振奋。同“欢欣鼓舞”。

鼓吻弄舌——指鼓弄唇舌。

鼓吻奋爪——犹言张牙舞爪。形容猛兽凶恶可怕。也比喻猖狂凶恶。

鼓衰力尽——鼓:战鼓声。衰:微弱。战鼓声音微弱,力量已经用尽。形容战争接近失败时的惨状,也形容文章的末尾松懈无力。

鼓舌摇唇——鼓动嘴唇,摇动舌头。形容利用口才进行煽动或游说。亦泛指大发议论(多含贬义)。

鼓舌扬唇——转动舌头,张开嘴唇。形容开口说唱。

鼓舌掀簧——掉动舌头,掀动乐器中的簧片。指用动人的言辞蛊惑人。

鼓旗相当——两军对敌;对抗。比喻双方力量不相上下。同“旗鼓相当”。

鼓馁旗靡——鼓点无力,旗帜歪倒。形容军队士气不振。

对牛鼓簧——比喻对不懂事理的人讲理或言事。常含有徒劳无功或讽刺对方愚蠢之意。同“对牛弹琴”。

重振旗鼓——比喻失败后,整顿再起。

重兴旗鼓——犹言重整旗鼓。

打边鼓——指从旁鼓吹、协助。

村歌社鼓——指民间的歌谣、鼓乐。

村箫社鼓——指民间鼓乐。

扯鼓夺旗——形容作战勇敢。

朝锺暮鼓——佛寺晨撞锺,暮击鼓以报时。同“朝钟暮鼓”。

朝钟暮鼓——佛寺晨撞钟,暮击鼓以报时。

渔阳鼙鼓——渔阳:地名,现河北省蓟县,唐时安禄山驻军在此;鼙鼓:古代军中用的小鼓。渔阳郡响起了战鼓。指有战事发生。

一鼓作气——一鼓:第一次击鼓;作:振作;气:勇气。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奋。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,一口气把工作做完。

摇唇鼓舌——耍嘴皮,嚼舌头。形容耍弄嘴皮进行挑拨煽动。

腰鼓兄弟——腰鼓:古乐器,两头粗,中间细。比喻兄弟辈里居中的的那一个较差。

扬铃打鼓——比喻大声张扬。

偃旗息鼓——偃:仰卧,引伸为倒下。放倒旗子,停止敲鼓。原指行军时隐蔽行踪,不让敌人觉察。现比喻事情终止或声势减弱。

掀风鼓浪——比喻煽动情绪,挑起事端。

打退堂鼓——原指封建官吏退堂时打鼓。现在比喻跟人共同做事中途退缩。

重整旗鼓——比喻失败之后,整顿力量,准备再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