燔书坑儒——焚毁典籍,坑杀书生。同“焚书坑儒”。
燔书阬儒——焚毁典籍,坑杀书生。同“焚书坑儒”。
咄咄书空——形容失志、懊恨之态。
读书破万卷——破:突破;卷:书籍册数。形容读书很多,学识渊博。
读书君子——旧时称有志操有学问的人。
读书百遍,其义自见——见:显现。读书上百遍,书意自然领会。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。
丹书白马——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享有世袭爵位和免罪等特权的证件时,宰白马歃其血,以示坚守誓约,后人称为“丹书白马”。
曝书见竹——指睹物思人。
不刊之书——指不能更改或磨灭的有关帝王的记载、钦定典制。
闭门读书——关起门来在家里读书。原意是独自学习,而不与别人切磋。后也用以形容专心埋头苦读。
伴食中书——指执政大臣庸懦而不堪任事。
白面书郎——犹白面书生。指只知读书,阅历少,见识浅的读书人。有时含贬义。亦泛指读书人。
著书立说——立:创立、提出;说:主张,学说。从事写作,提出自己的主张和学说。
知书达礼——知、达:懂得。有文化,懂礼貌。形容有教养。
折节读书——折节:改变过去的志趣和行为。改变旧习,发愤读书。
有脚书橱——比喻学识渊博的人。也指脱离实际食古不化的书呆子。
拥书百城——比喻藏书极其丰富或嗜书之深。
映月读书——利用月光来照明读书。形容家境清贫,勤学苦读。
映雪读书——利用雪的反光读书。形容读书刻苦。
郢书燕说——郢:春秋战国时楚国的都城;书:信;燕:古诸侯国名;说:解释。比喻牵强附会,曲解原意。
一介书生——一介:一个。旧时读书人的自称或对普通读书人的雅称。
仰屋著书——仰:脸向上;著:写。形容一心放在著作上。
学书不成,学剑不成——学习书法没学好,学习剑术也没学到手。指学习一无所成。
悬石程书——形容勤于政事。
无巧不成书——比喻事情十分凑巧。
刺股读书——比喻刻苦攻读。
博览群书——博:广泛。广泛地阅读各种书。形容读书很多。
秉笔直书——写史书根据事实记录,不隐讳。
闭户读书——关着门在家里埋头读书。
白面书生——指缺乏阅历经验的读书人。也指面孔白净的读书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