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一次,孔子到楚国去讲学,在路上,他看见一个驼背的老头儿正在捕蝉。
只见老头用一根竹竿去粘蝉,蝉儿一个接一个被捉住,仿佛随手拾起来一样不费吹灰之力。孔子看得呆了,感到这个驼背老头很不简单。因为蝉很机灵,要粘住它需要迅速而准确的手法,稍一迟疑或歪斜它就会飞走。
孔子恭敬地走过去,向老头请教其中的诀窍。老人说:“别看粘蝉是个小事,我可是为此下了一番工夫的。我先用两块小石子顶在竹竿上,练习不使小石子掉下来,后来我又逐渐将竿头上的小石子加到五块,这样,我的手就很稳当,粘蝉的时候就可以像随手拾取一样容易了。”
老人还说:“在粘蝉时,我让自己身心非常安静。我让自己像一根木桩那样稳稳地站在那里,世界再大,万物再多,我眼睛里只看见蝉的翅膀。只要心无二意,专心专意地去求取,世界上还有什么办不到的事情呢?”
孔子听了老人的话,非常感动。他就以这个捕蝉老人为榜样,教育学生们做事专心致志,而且要有恒心,勤学苦练,才会学有所成。
含义及用法:后来用“佝偻承蜩”的典故比喻人做事只有专心一意,才能成功。
注:佝偻,这里指驼背。蜩:即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