形容问题的成语_描写问题的成语(12)

推避求全——为了保全自己,找个借口避开问题。

万应灵丹——能治各种病的灵药。比喻一种能解决各种疑难问题的办法。

万应灵药——能治各种病的灵药。比喻能解决任何问题的好办法。

亡羊补牢——亡:逃亡,丢失;牢:关牲口的圈。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,还不算晚。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,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。

顾左右而言他——指离开话题,回避难以答复的问题。

未了公案——公案:案件,问题。没有解决的案件或事情。

文牍主义——一种官僚主义作风。不下基层搞调查而在办公室签发文件,想以此来解决实际问题。

文责自负——作者对其发表的文章所引起的一切问题,承担全部责任。

闻噎废食——听到有人吃饭噎了一下,自己就连饭也不吃了。比喻因为怕出问题,索性不干。

问道于盲——向瞎子问路。比喻向什么也不懂的人请教,不解决问题。

无济于事——济:补益,帮助。对事情没有什么帮助或益处。比喻不解决问题。

无能为力——不能施展力量。指使不上劲或没有能力去做好某件事情、解决某个问题。

习而不察——习:习惯。指常见之事,就觉察不到存在的问题。

习焉弗察——习:习惯;焉:语气助词,相当于“于是”的意思。指习惯于某种事物而觉察不到其中的问题。

习焉不察——习:习惯;焉:语气词,有“于此”的意思;察:觉察。指经常接触某种事物,反而觉察不到其中存在的问题。

习焉不觉——习:习惯;焉:语气助词,相当于“于是”的意思。指习惯于某种事物而觉察不到其中的问题。

细微末节——末节:小事情,小节。无关紧要的小事情,小问题。

细枝末节——末节:小事情,小节。细小的树枝,策末的环节。比喻事情或问题的细小而无关紧要的部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