形容问题的成语_描写问题的成语(13)

先见之明——明·指眼力。事先看清问题的能力。指对事物发展的预见性。

想方设计——思索和筹划种种解决问题的办法。

消极应付——不求进取地处理问题。

萧墙之患——因内部问题而引起的祸患。

萧墙之危——因内部问题而引起的危机。

萧墙之衅——因内部问题而引起的危机。

小中见大——指从小处可以看出大的问题或道理。

心开目明——犹心明眼亮。形容看问题敏锐,能辨别是非。

心明眼亮——心里明白,眼睛雪亮。形容看问题敏锐,能辨别是非。

心所谓危——心里感觉有危险。指个人对情况、问题的主观认识。

心中有数——对情况和问题有基本的了解,处理事情有一定把握。

修身慎行——修:学问、品德方面的学习和锻炼。努力提高自身的修养,谨慎小心地处理问题。

癣疥之疾——癣疥:两种皮肤病。比喻无关紧要的小问题和小毛病。

寻流逐末——犹舍本求末。比喻不抓根本环节,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。

言多伤行——话多易出问题,以致言行不一,使品行受损害。

言多伤幸——话多易出问题,以致言行不一,使品行受损害。同“言多伤行”。

言多伤倖——话多易出问题,以致言行不一,使品行受损害。同“言多伤行”。

言语道断——原为佛家语,指意义深奥微妙,无法用言辞表达。后指不能通过交谈、谈判的方法解决问题。

言语路绝——犹言言语道断。指不能通过交谈、谈判的方法解决问题。

眼饱肚饥——眼睛看个够,肚子依然饿得慌。比喻只能饱饱眼福,不解决实际问题。

眼明心亮——心里明白,眼睛雪亮。形容看问题敏锐,能辨别是非。

扬汤止沸——把锅里开着的水舀起来再倒回去,使它凉下来不沸腾。比喻办法不彻底,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