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错误的成语_描写错误的成语(5)

归邪反正——改正错误,回到正道上来。

归邪返正——返:回归。指改正错误,返回正确道路。

过而能改——有了错误就能改正。

过则勿惮改——过:过错;惮:害怕。有了错误,不要怕改正。

亥豕鲁鱼——把“亥”字错成“豕”字,把“鲁”字错成“鱼”字。指传写或刻印中的文字错误。

行不贰过——指犯过的错误不再犯。

毫厘千里——毫、厘:两种极小的长度单位。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,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。

豪厘之差,将致千里——豪:通“毫”;厘:很小的计量单位;差:差异;致:招引。指极其微小的差错,最终会造成很大的错误。

护过饰非——掩护错误、文饰过失。

怙过不悛——指坚持错误不改。

怙顽不悛——犹言顽固不化。坚持错误,不肯改悔。

讳疾忌医——讳:避忌;忌:怕,畏惧。隐瞒疾病,不愿医治。比喻怕人批评而掩饰自己的的缺点和错误。

混淆是非——混淆:使界限不清。故意把正确的说成错误的,把错误的说成正确的。

积非成是——指长期所形成的错误,往往被当作正确的。

积非习贯——指错误长久沿袭,已成习惯。贯,通“惯”。

兼听则明,偏信则暗——指要同时听取各方面的意见,才能正确认识事物;只相信单方面的话,必然会犯片面性的错误。

鉴前毖后——指把过去的错误引为借鉴,以后谨慎行事,避免重犯。

将错就错——就:顺着。指事情已经做错了,索性顺着错误继续做下去。

矫枉过当——比喻纠正错误超过了应有的限度。同“矫枉过正”。

矫枉过正——矫:扭转;枉:弯曲。把弯的东西扳正,又歪到了另一边。比喻纠正错误超过了应有的限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