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持质的成语_描写持质的成语(2)

盖棺事已——盖:遮盖;已:停止。人死了,事情才算完结。泛指终身坚持或追求某种事业。

敢想敢干——敢于冲破某种束缚去思考问题和大胆实践。

敢想敢说——敢于冲破某种束缚去思考问题和发表见解。

感物伤怀——感:感动;伤怀:伤心。因见到某种事物而感动伤心。

狗傍人势——比喻坏人依靠某种势力欺侮人。同“狗仗人势”。

狗仗人势——仗:倚仗、仗势。比喻坏人依靠某种势力欺侮人。

过江名士多如鲫——东晋王朝在江南建立后,北方士族纷纷来到江南,当时有人说 “过江名士多于鲫”。比喻某种时兴的事物非常多。

过江之鲫——东晋王朝在江南建立后,北方士族纷纷来到江南,当时有人说 “过江名士多于鲫”。比喻某种时兴的事物非常多。

好恶同之——好:爱好,喜欢;恶:讨厌,憎恨;同之:使其一样。对于某种事物有同样的爱好或憎恨。

魂不负体——形容极端惊恐或在某种事物诱惑下失去常态。同“魂不附体”。

魂不附体——附:依附。灵魂离开了身体。形容极端惊恐或在某种事物诱惑下失去常态。

魂不赴体——形容极端惊恐或在某种事物诱惑下失去常态。同“魂不附体”。

魂不着体——形容极端惊恐或在某种事物诱惑下失去常态。同“魂不附体”。

魂不著体——形容极端惊恐或在某种事物诱惑下失去常态。同“魂不附体”。

借端生事——端:事端。以某种事由为借口,制造纠纷,惹事生非。

老而弥笃——弥:更加;笃:深厚。人越老对某种事物的感情越深。

良有以也——良:很,甚;以:所以,原因。指某种事情的产生是很有些原因的。

鸣锣喝道——封建时代官吏出门时,前面开路的人敲锣喝令行人让路。比喻为某种事物的出现,制造声势,开辟道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