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持质的成语_描写持质的成语(3)

鸣锣开道——封建时代官吏出门时,前面开路的人敲锣喝令行人让路。比喻为某种事物的出现,制造声势,开辟道路。

庆赏无厌——庆赏:欣赏;厌:厌烦。指某种事物或作品很有趣,令人百看不厌。

如潮涌至——像潮涌一样,比喻某种事物来势甚猛。

如此这般——虚指没有详细说明或不要求详细说明的某种事物。

识途老马——老马认识路。比喻对某种事物十分熟悉的人。

识涂老马——老马认识路。比喻对某种事物十分熟悉的人。同“识途老马”。

寤寐求之——比喻迫切地希望得到某种事物。

习焉弗察——习:习惯;焉:语气助词,相当于“于是”的意思。指习惯于某种事物而觉察不到其中的问题。

习以为常——习:习惯。指某种事情经常去做,或某种现象经常看到,也就觉得很平常了。

习焉不察——习:习惯;焉:语气词,有“于此”的意思;察:觉察。指经常接触某种事物,反而觉察不到其中存在的问题。

习焉不觉——习:习惯;焉:语气助词,相当于“于是”的意思。指习惯于某种事物而觉察不到其中的问题。

销魂荡魄——形容因羡慕或爱好某种事物而着迷。同“销魂夺魄”。

销魂夺魄——神魂颠倒,失去常态。形容因羡慕或爱好某种事物而着迷。

心存目识——识:记。指对某种事物心中已有深刻的印象。

一人吃斋,十人念佛——吃斋:相信佛教的人吃素;念佛:念佛经。一个人吃素会带动许多人念佛经。比喻一个人做某种事情,带动好多人也去做。

一心无二——指一心一意地做某种事情,没有杂念。

意味索然——索然:毫无兴致的样子。一点儿兴趣都没有。形容喜好某种事物的情绪一下子冷落下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