带有三字的成语(12)

包含有“三”字的全部成语及解释:

白璧三献——楚人和氏得玉璞,两献楚王,两遭刖足。第三次王使治璞,得白玉,琢以为璧,世称“和氏璧”。比喻不识良材或怀才不遇。

八难三灾——比喻小孩生来多病。也形容经常遭遇不幸。

捱三顶五——形容人群拥挤,接连不断。

捱三顶四——形容人群拥挤,接连不断。

着三不着两——指说话或做事轻重不当,考虑欠周,注意这里,顾不到那里。

朝三暮四——原指玩弄手法欺骗人。后用来比喻常常变卦,反复无常。

长年三老——古时指船工。

张三李四——假设的名字,泛指某人或某些人。

再衰三竭——竭:尽。指力量一再消耗,已经衰减耗竭。

再三再四——重复好几次。

约法三章——原指订立法律与人民相约遵守。后泛指订立简单的条款。

游戏三昧——原为佛家语,意思是排除杂念,使心神平静。也比喻事物的精义、决窍。后指用游戏的态度对待一切。

勇冠三军——冠:位居第一;三军:军队的统称。指勇敢或勇猛是全军第一。

一隅三反——从一件事物的情况、道理类推而知道许多事物的情况、道理。

一问三不知——不管怎样问,总说不知道。

一日三省——每天多次地自我反省。

一日三秋——三秋:三个季度。意思是一天不见面,就象过了三个季度。比喻分别时间虽短,却觉得很长。形容思念殷切。

一日不见,如隔三秋——一天不见,就好象过了三年。形容思念的心情非常迫切。

一口三舌——比喻唠叨、话多。

一国三公——公:古代诸侯国君的通称。一个国家有三个主持政事的人。比喻事权不统一,使人不知道听谁的话好。

一而再,再而三——再:第二次。一次又一次。

一唱三叹——一个人领头唱,三个人和着唱。原指音乐和歌唱简单而质朴。后转用来形容诗婉转而含义深刻。

一波三折——原指写字的笔法曲折多变。现比喻文章的结构起伏曲折。也比喻事情进行中意外的变化很多。

一板三眼——板、眼:戏曲音乐的节拍。比喻言语、行动有条理或合规矩。有时也比喻做事死板,不懂得灵活掌握。

阳关三迭——阳关:古关名,在今甘肃敦煌县西南;三迭:反复歌唱某一句。原指古代送别的曲调。后也比喻离别。

言三语四——言、语:说、讲。形容人多嘴杂,议论纷纷。

五大三粗——形容人高大粗壮,体格魁梧。

无事不登三宝殿——比喻没事不上门。

无风三尺浪——比喻无缘无故也会生出事来。

稳吃三注——四人赌博,一个人赢三个人的赌注。比喻凭空的大量收获。

攒三聚五——三三五五聚在一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