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老百姓的成语_描写百姓的成语

含有百姓的成语、描写百姓的成语:206条关于老百姓的成语及解释。

爱民如子——旧时称赞某些统治者爱护百姓,就象爱护自己的子女一样。

爱民恤物——恤:怜惜;物:自我以外的人或环境,指众人。爱护和体恤百姓。旧用为对帝王、官吏的赞辞。

安民济物——济:救济;物:指人,公众。安抚百姓。旧时常用以形容朝廷大臣的抱负。

按堵如故——形容秩序良好,百姓和原来一样安居乐业

拔诸水火,登于衽席——拔:拉出来;诸:之于;登:加、上;衽席:床席。把人从水火里拉出来,放在床席上。比喻解救陷于困境中的百姓。

邦以民为本——古代儒家民本思想的一种反映,认为万民百姓是国家的根本。治国应以安民、得民作为根本。

暴内陵外——暴:残害;陵:同“凌”,侵犯,凌侮。对内残害百姓,对外欺压弱小。

暴征横敛——暴、横:残暴,强横;征、敛:聚敛,征收。滥征苛捐杂税,残酷搜刮百姓的钱财。

匕鬯不惊——匕:古代的一种勺子;鬯:香酒;匕和鬯都是古代宗庙祭祀用物。形容军纪严明,所到之处,百姓安居,宗庙祭祀,照常进行。

丙吉问牛——看到牛的异常想起天气变化,赞扬官员关心百姓疾苦。

秉政劳民——秉:掌握;劳:抚慰。掌握政治,抚慰百姓。旧时指统治者执政亲民。

不羁之民——不受束缚的百姓。指不甘就范的人民群众。

不丧匕鬯——匕、鬯,祭祀宗庙用物,借指宗庙祭祀。古代形容军纪严明,百姓安堵,不废宗庙祭祀。

布衣芒屩——布衣:麻布衣服;芒屩:草鞋。穿布衣和草鞋。指平民百姓。

布衣芒屏——芒屏:草鞋。穿布衣,和草鞋。古代平民的衣着。指平民百姓。

布衣黔首——布衣:封建时代平民的别称;黔首:战国及秦代对人民的称谓。古代指一般百姓。

残民害理——残害百姓,违背天理。形容反动统治者所作所为的残忍不义。

残民害物——摧残百姓,损害财物。

苍苍烝民——烝:众多。指广大的百姓群众。

苍生涂炭——涂:泥淖。形容老百姓像陷入泥坑、掉进火坑那样痛苦。

草偃风从——像草随风倒伏一样,旧比喻政治清明,百姓服从统治。

茶毒生灵——荼毒:毒害;生灵:百姓。指残害老百姓。

朝野上下——朝野:指朝廷和民间;上下:从中央到地方。指从中央到地方,从做官的到老百姓。

刍荛之言——刍荛:割草打柴的人。割草打柴人的话。指普遍百姓的浅陋言辞。也用作讲话者的谦词。

丛雀渊鱼——比喻不行善政,等于把老百姓赶到敌人方面去。

村哥里妇——指平民百姓。里,里巷。

村野匹夫——村野:荒村山野。匹夫:平民百姓。旧指没有知识、没有地位的人。

大得人心——人心:即民心。指受百姓热烈拥护。

大家小户——大家:高门望族;小户:平民百姓。指各种社会地位的人家。

大禹治水——禹:三皇五帝时中原的领袖。大禹治理水患为百姓谋福。

箪食壶浆——食:食物;浆:汤。百姓用箪盛饭,用壶盛汤来欢迎他们爱戴的军队。形容军队受到群众热烈拥护和欢迎的情况。

导德齐礼——指用道德诱导,用礼教整顿,让百姓归服。

地广民众——土地广阔,百姓众多。

东征西怨——本指商汤向一方征伐,则另一方人民埋怨他不先来解救自己。后指帝王兴仁义之师为民除害,深受百姓拥戴。

豆棚瓜架——指百姓聚会纳凉说话闲聊的地方。

饿殍遍野——殍:人饿死后的尸体。到处是饿死的人。形容老百姓因饥饿而大量死亡的悲惨景象。

迩安远怀——迩:近处;怀:怀柔,安抚。使近处的百姓得到安定,使远处的百姓得到安抚。指全国各地人民都能安居乐业。

伐罪吊民——伐:讨伐。吊:慰问。讨伐有罪,拯救百姓。常用以作为发动战争的口号。

伐罪吊人——讨伐有罪,拯救百姓。常用以作为发动战争的口号。“人”当作“民”,因避太宗讳改。同“伐罪吊民”。

访贫问苦——访问贫苦的老百姓。

肺石风清——百姓可以站在上面控诉地方官。比喻法庭裁判公正。

费财劳民——耗费财物,劳苦百姓。

负老提幼——背着老人,带着孩子。形容百姓全体出动,流离失所的悲惨情景。

负老携幼——背着老人,带着孩子。形容百姓全体出动,流离失所的悲惨情景。

割剥元元——割剥:残害,掠夺;元元:老百姓。指掠夺人民。

公买公卖——公家向民间购买物品,公平交易,不使百姓吃亏。

挂印悬牌——悬:挂。高挂官印、告牌(旧时官府用以喻示下级或百姓的告示牌)。指担任官职。

官清民自安——各地的官吏如果清正廉洁,老百姓自然相安无事。

国困民穷——国家困难,百姓穷困。

国利民福——国家的利益,百姓的幸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