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秋时,晋国的文伯奉命出使东周,参加周景王王后的葬礼,籍谈任副使。这次葬礼很隆重,各诸侯国都来参加,还带了不少的贡品。
葬礼过后,按当时的规定要脱下丧服,然后由周天子设宴招待前来吊丧的各国诸侯。当周景王招待文伯时,有意使用鲁国贡上的酒器。景王问文伯说:“鲁国的酒器好吗?是这次进贡的。”文伯回答说:“不错,鲁国到底是周公的后代,制作的东西就是好!”景王又说:“文伯啊,这次各诸侯国都有贡品献给朝廷,唯独晋国没有,这是为什么呢?”文伯一时无话可说,只好向籍谈拱拱手,让他回答。籍谈回答道:“我记得当初诸侯受封,都从周王那里接受了大量器物,借以安邦定国,所以他们能把器物回献给天子。而晋国呢?处在深山之中,同北方的少数民族为邻,远离周王室,所以,天子忙不过来,就没有送器物给晋国。现在晋国也无法回献。”
原来籍谈是在埋怨周天子没送器物给晋国,景王不高兴地说:“你们忘记了吗?晋国的祖先是周成王的弟弟,难道他还会没有王室赠送的器物吗?据我所知,晋国曾先后得到过周王室赠送的鼓、大车、铠(kǎi)甲、香酒、雕刻过的弓以及勇士等,还有南阳一带的大片土地。有了功劳不会被忘记,有了贡品都要登记在册子上,使子孙们知道这是王室的恩宠啊!你的祖先是掌管晋国典籍的官,所以后来以官职作为姓,不然你怎么姓籍呢?身为掌管典籍的官员的后代,怎么倒忘了晋国的旧典呢?”
籍谈羞愧满面,只好与文伯提前退席。景王叹息地说:“籍谈的后代大概不会享有官职了吧?他举典故却忘了自己的祖先!”
含义及用法:“数典忘祖”:一一数出典故却忘了祖先;后用来讽刺那种对事物本源或国家、社会的历史一无所知的人。
注:周成王,周武王的儿子。